8月19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2017年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金小桃、原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副部长、CHIMA名誉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征少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国家卫计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高卫中,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主任孙阳,国家卫计委规划信息司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办公室副主任唐勇林,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薛晓林,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北京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HL7全球理事会主席W.Ed Hammond,CHIMA名誉主任委员李包罗教授等领导及行业专家出席了本次盛会。大会由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张宝库、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才有、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主持。
此外,作为吸引着全行业目光的年度重磅专业盛会,CHIMA 2017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
医疗信息化领域涵盖政、产、学、研、资、管、用的3000余名代表以及100余家行业企业参与。
金小桃:拥抱信息化 迎接大变革 推动大健康 实现大发展
金小桃在致辞中指出,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卫生健康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精神,推动人口健康信息化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助力深化医改和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拥抱信息化,拥抱大数据,要以主动的姿态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卫生医疗领域的发展。
第三,迎接大变革,顺应大趋势。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变革带来机遇,因而,要努力推动信息化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智慧医院的建设。
第四,推动大数据发展,促进大健康。从宏观上看,我国医疗行业正在经历着“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变革,金小桃指出,利用信息化、利用大数据,不仅能够把健康管理知识传递给大家,同时能够为未来实施个人健康管理带来帮助。
第五,联合创新,实现大发展。金小桃指出,联合创新需要我们在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责任范围内,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推进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
作为CHIMA的名誉主任委员傅征少将在发言中不仅总结了CHIMA近年来为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对广大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傅征指出,CHIMA的专家在国内最早发出要解决互操作性的呼吁,并且组织力量积极翻译国外的相关学术著作,为国家政策的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国际间学术交流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
傅征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紧要关头,推进健康中国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大计,这给我们医疗卫生信息化也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历史使命,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要总结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吸收国外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积极配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清醒的面对问题,求实问效,真抓实干,不鼓虚劲,不炒概念,使我们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和产业真正找到需要的阵地,真正抓住最重要的突破点的增长点,以最合理的投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和收益。
方来英:信息化保驾护航下的北京医改成果显著
方来英在发言中指出,北京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2016年,北京婴儿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分别是2.21‰和2.04‰;北京市固定居民传染病的死亡率是0.00442%;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2.03岁。信息化支撑了首都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北京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了市区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实现了市级平台和国家级平台的对接,初步完成了电子病历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库和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建设。
方来英指出,北京市在公共卫生领域、医疗服务领域、药品管理、基层卫生和综合管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4月8日北京市全面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政策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符合预期,实现了“五升五降”:医疗机构的技术劳动收入、可分配收入、基层诊疗量、医保保障和医疗救助力度上升;药费和药占比、二三级医院诊疗量、大型设备检查费、医保患者负担下降。
薛晓林:工作落实年信息化建设的九大任务
作为行业组织,中国医院协会目前已经拥有3300多家会员单位,10000多个人会员,38个分支机构,薛晓林表示,中国医院协会近年来在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及医改政策,围绕医院管理、行业发展、人员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
薛晓林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今年定为工作落实年,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所有的城市都要确立
公立医院改革方案,9月底前启动实施;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开展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试点,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三、加快医联体建设,年内所有公立医院都必须参加医联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实现异地就医费用实时结算;六、加快支付方式改革,重点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七、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建设;八、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形成全行业多元化长效监管机制;九、力争年底前实现省级平台与市级县级平台的联通。
樊代明:整合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
樊代明院士在发言中指出,医学的整体一定要有生命,脱离了生命体的细胞和组织的研究很少有参考价值,现在的SCI论文97%是没有参考价值。因而现在大部分医学模式都是局部发力,解决不了医学全局性的问题。
樊代明院士指出,医学发展贵在整合,难在整合,也赢在整合。整合是选取不同体系的最有用的部分进行整合,把证据和数据变为事实;把技术和艺术提升为医术,最后形成整合医学。医学光靠科学是不足的,还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艺术、心理学等,我们要认识到现代医学的现状,努力走向整合医学,因为整合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必由之路。
W.Ed Hammond:精准诊疗方案、标准化语义、结构化数据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是未来可探索的方向
W.Ed Hammond在以《The Promotion andEvaluation of the EHR》为主题的演讲中表示,直到2008年,美国才有4%的临床医生使用电子病历,美国在推行电子病历的时候,医生几乎没有使用电脑记录医疗信息的动机,在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医生都反对使用电子病历,临床医生认为,电子病历的限制性太强,录入病人信息所使用的时间比手写病历要长很多,把时间花在录入信息上,对于病人来说没有价值。2009年,经济与临床健康法案提出向使用健康信息技术的医生提供奖励,随后电了病历迎来全新发展契机。
W.Ed Hammond还表示,借力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提高诊疗方案的精准度、标准化语义、结构化数据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韩亦舜:符合临床科研需求的多中心研究平台
近年来,中国临床科研虽然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是面临的挑战也是不可小觑的,比如没有中国自己的标准,健康医疗数据不规范,临床科研代价过大,临床与SCI双重压力下的行为扭曲等等。那么如何才能把临床医生的丰富经验转化成科研价值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指出,临床科研需要符合国际规范的多中心研究平台。多中心研究平台的特点:多,多科室数据,多类型数据,多中心数据;快,直接抽取,数据采集速度快;好,机器抽取筛查,数据质量大大提高;省,数据采集成本低,劳动强度小。
韩亦舜将走向科研数据合作的路径总结为:一、遵循标准(国际国内);二、单一医院实现子系统互联互通;三、鼓励医院或医生在遵守保护隐私的原则参与多中心科研;四、参与多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化;五、让医院和医生从科研中获益,使数据价值挖掘呈正向循环。
从管理、技术、应用、区域的角度看健康医疗大数据
会议期间,国家卫计委规划信息司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办公室副主任唐勇林、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主任孙阳、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北京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从管理、技术、应用以及区域的角度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才有主持了讨论环节。
唐勇林:三大任务、五大工程、四化
唐勇林指出,围绕三大目标,全国健康信息化和大数据发展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五大工程”。三大任务包括夯实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深化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五大工程包括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
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健康扶贫信息支撑工程。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唐勇林指出有四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关注:一、服务的智能化;二、功能建设的标准化;三、区域的一体化;四、安全保障的体系化。
胡建平:下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将是为临床走向个性化、精准化提供支撑
胡建平指出,虽然目前由于医疗市场系统众多、信息分散、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ID、标准问题尚未解决等原因造成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是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在标准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成绩。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医院信息部门的定位是个关键,胡建平指出,如今医院的信息部门,必须是管理者、需求者、技术实现者三种角色的合体,随着系统由单系统到多系统再到平台化的发展,为临床走向个性化、精准化提供支撑将会是下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
孙阳: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实现高效、实时监控
如何让医疗监管搭上信息技术的快车对于医疗监管部门来说,是个值得思考的全新命题。孙阳在发言中,以覆盖11个地区的44家医院绩效考核实例为蓝本,为与会者展示了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
在考核期间,分布于11个地区的44家医院的患者通过微信二维码和APP直接进入医管局的公众号,然后回答问题。44家医院共收集问卷25万份!孙阳表示,大数据信息技术还可以实时可视化展示,下一步,医管中心设想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时掌握全国群众就医的感觉和医务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孙阳还强调,新技术固然重要,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大数据的思维更重要。
钟东波:信息化为医改立下了汗马功劳
钟东波在发言中指出,卫生医疗改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北京4月8日3600多家医疗机构同时启动医药改革,其中行政隶属关系复杂、信息系统多等等因素都决定这将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业大事件。在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下,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平稳切换,做到了0故障。
钟东波指出,信息化为改革提供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利用信息化提高改革方向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二,信息化支撑改革政策的执行;三,信息化支撑改革效果监测。钟东波强调,如果没有信息化,改革政策执行不可能做到高效,检查不可能做到及时,可以说信息化为医改立下了汗马功劳。
许速:通过大数据建立标准是智能化管理的关键
许速在发言中指出,助力信息技术助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通过大数据来建立标准是关键。许速表示,上海的改革,都是行政政策与科技手段协作推进的,“我们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会把信息化、大数据的管理建立起来”。
据许速介绍,上海的医改,最核心的就是建立了两个标准,一个是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化工作量,另外一个就是基于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发展的病种指数。具体来说,就是基于客观数据,按照疾病诊断和技术应用设定病种组合指数,测算公立医院平均病种组合指数,形成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产出评价的度量衡。分析病种与效率、技术、费用、资源的关系,科学评价公立医院服务效率、技术水平、费用控制、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此来落实政府政策和政府管理。